慢赛道下,互联网保险的非流量生意

来源:猎云网

      2013年,互联网保险随着“互联网+”浪潮起来,之后三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16年开始,行业发展放缓,也有说法称是遭遇瓶颈。而这更多是从行业每年保费收入的角度去看。

      从科技赋能角度看,近年,“保险科技”逐渐替代“互联网保险”一词,技术开始向全产业渗透,智能化服务也越发成熟。整个互联网保险行业在寻求创新与突破。

      新的场景会催生新的模式和需求,但互联网保险行业至今仍未迎来爆发式发展。如何用科技赋能拉动新客增长,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值得思考。

      “现阶段的任务是在创新的赛道上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可持续的、规模化增长的成长模式。”大象保险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田立文也如此认为。

      成立于2015年11月的大象保险,并没有赶上行业发展最快、流量红利最好的阶段。但作为一家智能化保险顾问服务平台,其用四年时间就积累了600万互联网线上用户。这中间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经验?

      再者,2019年下半年,一直坚持to C的大象保险整合平台的能力并进行了全新战略升级,去打造一个开放式平台模式——「大象Plus」,一个智能化保险产业链服务平台;并顺势推出了SAAS平台「象芽」,赋能给保险中介机构。

      行业赋能这个方向,会是互联网保险平台下一个决逐高地吗?

行业趋势:整合“碎片”,赋能全行业

      回顾过去十年,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在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之时,产业互联网顺势来袭。下一个十年,将是一场从to C之争转向to B之战。

      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很难像消费互联网那般快速与顺畅,其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这并非单点就能突破。后流量时代,是要寻找增长逻辑,也是各行各业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时期。

      聚焦到保险领域,尤其是互联网保险,这也已经不单是一门流量生意。

      “互联网保险本质是产业互联网,因为本身保险产品是非常复杂,不标准化,偏个性化,还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链,且非常重服务。”田立文此前在2019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上提到。

                                            田立文1.jpeg


      近两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逐渐融入保险行业,以及互联网保险产业链的多个终端,如产品设计端、营销端、智能客服、核保工具(包括代理人增援、培训)等等。

      田立文认为,从保险行业的服务效率、底层的服务逻辑来看,这些现象恰恰说明了整个互联网保险是一个慢赛道。但尽管如此,也挡不住互联网+科技升级整个产业链的趋势。

      从行业现状看,一边是网上保险混淆概念、暗藏误导、捆绑销售、理赔难等行业痛点,一边是随着流量红利见顶时新客增长困难;且目前有很多保险代理公司、经纪公司、业务团队,他们不具备连接互联网的能力,不具备用更好的工具去更高效服务用户的能力。如此,他们更加需要一个功能齐全的第三方赋能平台。

      另外,在监管逐渐规范行业趋势下,未来也会有更多传统保险业务被允许往线上迁移。

      田立文表示,互联网保险不仅仅局限于渠道创新,其核心优势同样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创新和服务体验的提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及定价原则,提升保险全流程体验。

      这些对于那些小型的中介机构来说,如果自身数据资源积累不足,就很难高效、精准地服务客户,同时,自己搭建平台会加大成本投入。

      “我预测未来2-3年,整个互联网保险市场上会出现更多这类创业团队,或者产品,它们会真正通过技术渗透到保险生产环节的各个流程里;同时,我们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我们想办法打破保险本身的服务边界,并整合过去几年在to C保险服务上所做的每一个碎片化的点,并去赋能整个行业,去创造一些新的业务平台。”大象保险创始人杨喆此前在某活动上讲到。

      据了解,大象保险的整个产品矩阵是完全在线上,为用户提供保险产品到智能化服务工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运营体系。其自身服务已经累计成型,于是把功能、服务能力搭建整合起来,将产品后台逐步发展成一个产品的前台,并通过这个前台赋能给其他互联网保险的中小企业与同行业其他的平台。

战略升级:用“三新”服务,打造业务增长闭环

      “目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互联网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用户日益增长的科学化的保险服务需求,与如何采用互联网方式、科技赋能来消除痛点、提升整个保险的服务和使用体验、提升行业效率之间的矛盾。” 田立文如是说。

      聚焦到大象保险,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创业初始,大象保险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大数据技术,来改善保险信用流程,优化用户体验。发展过程中也成立了内部服务顾问团队,同时为这个团队打造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工具。

      大象保险底层是数据驱动,可以从入职、培训到后面产品的学习、理赔等环节,都有标准化的流程去评估和管理。如此可提升顾问团队服务的下限。

      一端连接C端的消费者需要对接保险公司,另一端需要对顾问人员进行管理,于是,大象保险在2019年重构了自己的大数据中台和信息化系统。

                                                                      图片 4.png


      如今,大象保险新战略「大象Plus」致力于将产品能力、平台能力、运营服务能力赋能于保险产业中的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通过“三新”服务生态网络,即新销售、新场景、新服务。

      通过对“三新”的高效整合,提高平台转化效率及用户体验,满足专业且个性化的用户服务需求,打造三大业务线融合贯通,场景互促的增长闭环。

      1、“新销售”业务模块「象保保」,于2018年下半年推出,由专业的顾问团队组成,全方位助力保险代理人提升专业技能及业绩。

      「象保保」满足互联网化运营、标准化服务流程、社交化服务、专业化咨询顾问,实现数据驱动,面向 OKR 的基本法体系,老师学生两级管理,线上线下融合;可解决代理人效率、服务流程专业化标准化、产能、驱动力问题。

      2、“新场景”业务模块SAAS平台「象芽」,是以技术为切入点,为保险中介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加收入。

      此平台是面向互联网中小企业,以及同业中小型经代公司及团体,大象保险将多年来积累的保险产品库、平台功能、服务能力,以标准化接口及功能租用的方式对外开放,赋能整个行业。

      据介绍,在此平台上,把象保保新销售平台及线下顾问团队的专业能力直接标准化出来,以产品+服务的方式赋能给互联网企业及经代团体,是360 度的开放服务模式。

      3、“新服务”业务模块,则是平台具有方案定制智能力、产品创新化能力和服务效率等方面优势,用户可享受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周密、高效的保险服务体验。

      「大象Plus」属于线上线下充分融合模式,即“互联网化的运营体系+线上标准化客户服务流程+线下顾问专业化服务能力+科技智能化”四大环节充分融合。这被认为是互联网保险目前最佳发展路径。

      据了解,「象保保」推出半年突破1亿新标保,以健康险为主,高效率转化;「象芽」推出2个月意向签约客户团队超50家。

      大象保险已经从原来重视产品体验、产品营销的服务理念,逐渐转为以服务为重,即是优化产品、重线上线下服务,到2019年也已推出to A、to B、to C生态服务的体系。

      田立文肯定道,“将业务进行行业区分,把平台服务能力、产品能力,通过开放平台的方式输出给行业外部;把标准化代理人服务体系,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包括培训、展业工具,智能的课程,也都赋能给行业,做到360度全方位的开放,是适用于全行业的模式。”

      原文章链接: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6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