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保->保险课堂->投保指南->正文

保险专家:购买保险产品应以保障为先

上一篇下一篇
    

      由于保险意识的淡薄和相关知识的缺乏,很多投保人一直将保险视为一种可以和存款、基金等类比的理财产品,很多客户退保的主要原因是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未能达到心理期望值。保险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保障、化解风险,专家建议,购买保险产品应保障为先。   

      这边,投保人希望一份保单既能保障自己的意外风险,又能同时获取投资收益,而“不忍心”看到在风险没有发生的情况下将保费“白白交给了”保险公司;那边,保险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迎合投保人的喜好,竞相推出“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的产品。   

      在“2018年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时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今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收入比重达91.6%,寿险市场“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不过,受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新会计准则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7%下降至0.8%。   

      表面上,保险产品的“理财化倾向”让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都得到了实惠,但实际上,长期必将是个“双输”的结局。吴定富指出,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障需求的产品发展不足弱化了保险产品在整个金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力,造成了整个寿险市场受单一险种的影响显著。其次,过度集中于分红险,在加息条件下需要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来覆盖成本,客观上会增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求可能会放大风险。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诸如“保险变存款被骗”、“某投连险十年投资收益率仅1%”、“某分红险退保只返还保费1/5”此类的负面新闻常常被媒体大肆报道了。遗憾的是,无论是保监会的监管风暴还是媒体的舆论监督,一时都化解不了保险市场的顽疾,类似的案例还是层出不穷。一方面,投保人知识结构的缺陷使得他们难以真正认识自己的需要并识别风险;另一方面,一些保险公司员工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难免剑走偏锋,“忽悠投保人”以缓解业绩压力。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而不是投资,投保人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撇开保障谈保险产品的收益率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如果投保人购买保险是为了获取高收益,最终也大多以失望告终,因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与此同时,投连险、万能险等适合有一定风险抵抗能力的长期投资者,如果经济条件一般,建议购买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



《保险讲堂》是大象保帮助用户理解保险,和有效投保的专栏内容,以立场客观、内容专业、知识易懂、易用为原则,系统性输出多种分类的干货内容,包括资讯广场、保障需求、保险规划、保障人群、保险课堂等等。查看更多、最新文章,可关注大象保官方微信订阅号:大象保(或搜索微信公众号ID-daxiangbx)。

用户咨询

您的保险疑问将第一时间解决

  • 问题类型
  • 姓  名
  • 称 呼
  • 手机号
  •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免费预约

电话回访

问题解答

信息保护

官方微信群

和象友一起聊保险  福利速递   知识分享

体验官选拔 解锁更多技能 规划师不定期出没解答

扫描添加小助手为好友( pinkpink-tiger
加入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