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保->保障人群->中年人->正文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需弄清“限制”事项

上一篇下一篇

  张女士原以为根据合同,90%的费用可由险企买单。孰料,保险公司称按照合同条款规定,被保险人住院花费中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可赔70%。5000元—1万元的部分,可赔75%。1万元—2万元的部分,赔80%。2万元—4万元的部分,赔90%。只有4万元以上的花费才可获赔95%。而且,“免赔额”(医疗保险中,为限制风险,险企要求被保险人自行承担部分损失)也需先行扣除。照此计算,张女士最终获赔5000余元,即实际医疗支出的67%左右。


  生活中,和张女士一样有类似经历者不在少数。目前,虽然很多人在办理社会医保之外,都通过投保商业医疗险来加强保障,但对于医疗险理赔事宜,往往并不“通晓”。事实上,医疗险理赔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一如张女士,很多人抱怨自己购买的医疗险条款列明赔付比例为80%或90%,结果只获赔实际医疗费用的60%左右甚至更少,但倘若他们投保时就向保险公司做足咨询,就能知道医疗险理赔并非表面看来的“不靠谱”。


  一方面,以张女士的事例为“诫”,消费者选择医疗险时,除了关注保障项目,还应注意保险条款中标红的赔偿比例及免责范围等内容,才能避免出险后的获赔额与预期产生较大落差。甚至有的产品针对不同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也会有所差异,即在保险公司推荐的医院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赔付。弄清这些“限制”事项,理赔时才不会与险企发生纠葛。


  另一方面,医疗险可以分为津贴型和费用型两种产品,前者是按被保险人的住院天数、每日津贴额得出赔偿总额,而后者主要对被保险人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比例赔付。在具体理赔过程中,消费者之所以碰到赔付额少于实际花费的情况,也是由于这两种产品在理赔条款中存在限制条件。对津贴型产品来说,免赔天数、全年累计天数上限等会影响实际理赔。而对费用型产品来说,单次住院免赔额、每次手术赔付上限等都是影响因素,尤其绝大多数费用型医疗险,其保险责任都与社会医保的目录规定相同,对超过医保范围的用药或治疗费用不予理赔。因此,消费者投保时应多加留意。


  此外,保险公司通常会在医疗险条款中,约定只对实际发生的、“必要且合理”的医疗费用进行赔偿。之所以如此规定,乃出于对其他投保人利益的保护。因为,险企若不注意控制风险地“滥赔”,必然导致赔款总量大大增加,间接引起医疗险产品涨价,这对其他诚信投保人而言是一种不公平。如某人不慎摔伤,住院一个半月。由于买过住院医疗险,他向保险公司提出全额理赔,但险企只同意赔付部分医疗费,理由正是投保人在住院的后一个月内,并未做过任何治疗,所以只赔付“必要且合理”的费用。对于这样的理赔“限制”,准备投保医疗险的消费者也应有所认知,主动规避道德风险。


 

《保险讲堂》是大象保帮助用户理解保险,和有效投保的专栏内容,以立场客观、内容专业、知识易懂、易用为原则,系统性输出多种分类的干货内容,包括资讯广场、保障需求、保险规划、保障人群、保险课堂等等。查看更多、最新文章,可关注大象保官方微信订阅号:大象保(或搜索微信公众号ID-daxiangbx)。

用户咨询

您的保险疑问将第一时间解决

  • 问题类型
  • 姓  名
  • 称 呼
  • 手机号
  •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免费预约

电话回访

问题解答

信息保护

官方微信群

和象友一起聊保险  福利速递   知识分享

体验官选拔 解锁更多技能 规划师不定期出没解答

扫描添加小助手为好友( pinkpink-tiger
加入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