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无法预知的意外事故往往令人防不胜防。由此,促成意外险近年在保险市场中颇有“人缘”。不过,看似责任简单的意外险,出险理赔时,却并一定让投保人如愿。
据某媒体联合某门户网站就意外险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有94.74%的网友购买了意外险,其中仅5.26%有出险经历。但在这5.26%中,有60%的网友没得到赔付。至于原因,除了保单没有准确登记个人信息、保单未激活或丢失外,网友大多反映事故被保险公司归于免赔范围,理由是不满足外来、剧烈、偶然、意外、非疾病等条件。
【保险案例】
为保障出行安全,市民江先生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交通工具意外险,保费为一年100元,保额共计为30多万。江先生注意到,这份意外险的保障范围为“人身意外伤害责任、自驾车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人身意外伤害医疗责任、火车轮船乘客意外伤害责任和航班班机乘客意外伤害责任”。今年五一,江先生自驾车出游时不幸出了车祸,被撞成小腿骨折住进医院,手术及护理等费用4万余元,需要卧床半年左右。想到自己购买了意外险,江先生感到十分庆幸。然而在与保险公司联络后,江先生却被告知,只有死亡伤残,投保人才能依据“人身意外伤害责任”向保险公司理赔。
而由于自己腿部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只能依据“人身意外伤害医疗责任”获得1万元以下的赔付。江先生经过了解得知,如果申请人身意外伤害医疗责任赔付,还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交住院诊断及各类出院之后才能出具的单据,因此,他的理赔就此搁置。
意外险赔付“标准”多
“目前大部分的意外险产品,还只是保障因意外而引起的死亡和伤残责任。”新华人寿南京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短期意外险保费低廉,购买方便,但需注意的是,有的险种仅保障意外身故、有的则还包含意外伤残和意外医疗。
“意外险的原则就是大数法则,每年交几十元,一旦有人出了意外,就能用大家的钱来帮忙。”中国人寿一位资深的客户经理也表示,由于“低保费、高保额”的特点,意外险赔付目前也仅能针对死亡或伤残等事故,不可能包含一切因意外所引起的费用。
如果是包含意外医疗的意外险,“不仅当初花的保险费要高一些,而且这部分的医疗赔偿保额也很低,一般都在1万到3万之间。”即使是因意外而引起的死亡责任,保险公司也要按照责任来划分赔付比例。
如果保险公司认为不能完全界定投保人伤害是由“意外事故”造成的,或者界定了意外事故没有按约定救治,最终投保人死亡却不能100%获赔的案例也很多。

官方微信群
和象友一起聊保险 福利速递 知识分享
体验官选拔 解锁更多技能 规划师不定期出没解答

扫描添加小助手为好友( pinkpink-tiger )
加入微信群
加入微信群
文章推荐
-
保障人群这款日本儿童感冒药被紧急召回,你家或许也有
-
保险种类重疾新规出台,买保险不合适了?看完你就了解!
-
购险攻略2021年社保7大变化,事关钱包,你还不知道?
-
产品测评产品测评 | “非标体”的福音:普惠e生值得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