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这届年轻人更愿意买保险
年轻人配置保险的正确姿势
前几天,央视财经首次发布《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
排名前六位的分别是:教育培训、住房、保健养身、旅游、文化娱乐、保险。
有点小意外,保险竟然上榜了。
在许多人对保险还有质疑态度时,年轻人已经用消费行动将保险送上榜。
不过,保险是个性化比较强的产品,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配置的思路也不一样。
今天,象菌就来说说年轻人该如何买保险。
一、年轻人有哪些特点
大家普遍认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身体健康,没有过多压力负担,能“浪”就浪,处在人生的潇洒阶段。
其实不然,“年轻”是相对优势,但不是绝对优势。
首先,不少人仗着自己年轻,肆意地挥霍健康。加班熬夜是常事,作息不规律,还经常点外卖。
其次,年轻人精力旺盛,户外活动多,经常一起聚会,旅游,意外风险大。
再者,年轻人刚踏入社会,收入不高,存款也比较少,甚至是负债状态,基本上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生病,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年轻人应该配置哪些保险?
1、医疗险
医疗险分为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
小额医疗险,低保费、低保额、低免赔额,一般用来抵充百万医疗险1万元免赔额那部分。报销范围比较窄,基本上只能报销社保范围内的药品。
百万医疗险,通常几百块保几百万,性价比高,只要生病住院,无论大病小病只要超过免赔额都可以报销。而且报销不限社保,自费药、进口药、手术费等均可报销。一般设有1万元的免赔额。
无论是小额医疗险,还是百万医疗险,保费都不贵,建议两者都投保。一个用来应付日常小病,如阑尾炎、肠胃病等等;一个报销大病医药费。
在选择医疗险时,最好选择有增值服务的产品,如绿色通道(专家门诊、住院安排)、医疗直付/垫付等等,这样既能解决就医排队挂号难的问题,又有医疗费垫付,解决手头没钱,事后报销的窘境。
2、重疾险
年轻人总以为自己离重疾还很遥远,但残酷的现实是重疾越来越年轻化。所以提前配置重疾险很有必要。
与医疗险不同,重疾险是给付制,确诊即赔付。一般用作重疾后期的康复费用。
因为一旦罹患重疾,短期内势必无法工作。等到病情稳定后,体力也大不如前,收入或多或少的有所下降。
选择重疾险时要有轻症责任,因为相比于重疾,轻症的理赔门槛低了很多。由于是年轻人,家庭负担小,不用过多地考虑身故责任,单纯地疾病保障就可以。
3、意外险
意外险对年轻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保费便宜,保额高,建议人手一份。
意外险可分为综合意外险和专项意外险。
综合意外险保障的是生活中发生的绝大多数意外事故,对于大多数学生党、上班族来说,综合意外险足够了。
专项意外险是针对特定的场景,如海外旅行、户外运动、交通意外等等。
如果打算出国旅游,挑战登山、滑雪、徒步穿越等特殊运动,普通的综合意外险对此是免责的,要配置专项意外险。
另外,年轻人还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来选择意外险,比如经常出差,乘坐飞机/高铁,可重点强化交通工具的保障;如果经常开车,可强调驾乘保障。
写在最后:
年龄越小,配置保险越划算,不仅保费便宜,也更容易通过健康告知。
买保险要趁早是对的,但每个人生阶段对应的风险不同,要在合适的时间买合适的保险。
以上就是象菌为大家总结的年轻人投保要点,大家可以收藏这篇文章。
